小满
小满是个节气,关心的人不多了。
只不过微信功能强大,易经程大师发了多张麦穗图片,提起了小满,撩起了我的记忆。
作为节气,小满一年只会被提起一次罢了,但面食却是一天不可离。
不知有多少人在吃面食时,会记起是农民种的麦子呢?
不过,我是不会忘的,因为我自小生活在农场,且种过麦子。
麦子的生长全过程我是了解的。从整地开始,到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收割、拾麦、打麦全过程都参与过。
种麦前要耙地。那时我还小,喜欢跟在稍大几岁的邻居陈玉宽后边玩。他赶着牛,拉着耙子,让我趴在耙子上压着。牛被鞭子抽后,加快了步伐,我一不小心跌了下来,摔倒在地里,好在并无疼痛感。
几十年后,还时常想起此事。
回老家时,还能见到陈玉宽。他务农一生,从英俊的青年,变成了胡子拉渣的老农。相见已无过多的话了,想来唏嘘不已。
农民其实挺好的。
不知为什么?现在的青年人大多不愿务农。在江都武坚镇,我们在公园里转悠,只见到老头老太在干活。
老人说干一天临时工,可以挣一百五十元,甚至还多。
确实不少了,但反映了农村确实存在雇工荒。
年青人为什么不愿当农民呢?大概钱钟书在《围城》里有答案。
他说过的大意是,围墙里的人想出去,围墙外的人想进来。
因为这个缘故,有的城里人受够了雾霾、噪音、不新鲜的食物等等,反而朝农村跑了。不过,种不种麦子的事情还不知道。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拾麦穗。学校每逢麦收便放农假,至少一星期。
老师是做思想工作的高手,规定了学生每天至少要完成多少斤麦穗的任务。
超过的予以表扬,没完成任务的批评,严重的劳动课不及格,影响升级的。
在老师的忽悠下,学生们背着大篓子,战高温,你争我赶,力争上游。
口渴了,趴在沟边喝口水;饿了,啃几口饼。
一星期下来,学校的麦垛越堆越高。
当时并不知拾来的麦穗有什么用?也不曾想过,现在才明白,成了老师的福利了。
离开老家,进城三十多年了,不再干过农活。
不过,农民朋友还是有的。前一阵到了吉林省珲春市山区,在村民家中住了一晚,是个大炕,我不习惯,在沙发上睡了。
第二天一早,当地大娘便整了一桌菜,还拿出了酒。
这吓了我们一跳,早上哪能喝酒了。见我们真的喝不了早酒,三位大娘干脆自己喝了起来。
长春的贤礼弟只吃了几口饭,便到苹果园里挖野菜了,不到一刻钟,便挖了两大塑料袋。
我在想,也许哪一天,真的回归农村,当个农民多好。(钱诗贵丁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