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书斋号为啥出不了名?
写正题之前先闲扯几句。
历史是人写的。写正史的人并不可以任意去写,得听皇上的。乱写可不行,皇上一生气,咔嚓一下,非把写史人腰斩不可。
因此,赵匡胤明明是过河拆桥,或者叫卸磨杀驴,写史人却不能这么写,要改成杯酒释兵权才行。
同理,天下人谁都有为自己书房起个斋号的权利,但流传下来的为什么不多呢?当然和写史人有关,他能记载的非权贵、即名流,老百姓的书斋号再好,也不能入皇眼的。
正史不记载,只好去野史中找吧,没想到高手真的在名间啊,不妨先欣赏几个书斋号吧。
“乐天堂”如何?
还是看当时的诗人怎么称颂的。
陈朱绂诗云:
庞眉息影乐天庐,瀫水华宗世德余。
高致惟栽满径菊,闲身尝自钓池鱼。
传经早裕诒孙计,绕綵堪夸读父书。
昨致西来多紫气,青鸾知己到君居。“
“修竹吾庐”如何?
诗人许王猷咏道:
竹深荷静水亭凉,一局棋消夏日长。
咏罢少陵留客句,薰风过处藕花香。
王昶也写道:
曲径堆黄叶,荒陂汇碧渠。
犹留数竿竹,长映八分书。
农圃传先业,渔樵守敝庐。
叩门佳客至,倚栏看英蕖。
“菊隐轩”如何?
毕大生诗云:
赤栏桥畔拒霜开,移菊呼童次第栽。
有酒急宜邀客共,不须延望白衣来。
墙东谁家家是农,杂花老树青葺葺。
倘君思拓数弓地,侬正欲移家过峰。
“双桐书屋”如何?
王昶词云:
丛桂团团,双桐初引。前后簾波相映,好绿阴满径。麈不到,芳草丛苔俱净。湘簾时半捲,就芸架图书清整。只闻枝上幺鸟,似伴几番清咏。
遥应。又吟罢微行,栏外踏残花影。短彴斜通,苹丝莲叶,小池如镜。何人更共弦诵,置茗炉香鼎。试笔床翡翠,坐到日斜梧井。
“嵩少山房”如何??
王吉生诗云:
可怜月已尽,更惜桂初残。
雨过茶烟湮,香销酒力寒。
野鸠啼竹坞,隣鸭闹花栏。
醉别生新喜,泉声下石滩。
“赐书堂”如何?
屠文漪诗云:
知君诗思寄余霞,散步徐吟每日斜。
醉裏欲嗔人乞字,醒来催唤婢供茶。
“保闲堂”如何?
释昌茂题诗:
竹木冷空斋,燕坐事幽讨。
微吟白云篇,松花今谁扫。
三泖渔庄如何?
徐作梅诗云:
骚客何年置钓矶,萧萧黄叶半江飞。
春风骑马长安去,闲在笭箵挂夕晖。
上苑看春忆故乡,头衔那羡校书郎。
烟蓑雨笠生涯好,三泖重寻旧日庄。
“瞻斋”如何?
树德题壁:
智拙营巢鹊,移家傍市上。
町畦无半亩,庖湢合三间。
夜雨惊残梦,秋风冷病颜。
回思吟啸地,沙砾已成山。
“饮香楼”如何?
高成基诗云:
草绿空阶静,苔深永巷幽。
当年吟月坞,何处读书楼。
深竹逢人话,高松少鹤留。
低徊斜日下,回首不胜愁。
天甚热,不能再写了。
不过,相对这些不知名的书斋号,梁启超的“饮冰室”名气大的多了。
小时候,冬天特别冷,但孩子们好玩,到河边敲块冰便吃了起来。家长看了,又打又骂,逼着孩子把冰块扔掉。不过,书呆子老师对家长有意见了,说“梁启超的书斋号就叫饮冰室,看来吃点冰块是没关系的”。
当农民的家长可不理这一套,回答道:“放你妈的屁,梁启超是什么东西?冬天吃冰块,不把肚子吃坏才怪,尽出馊点子”。
哈哈哈,今天才知道,国学大师梁启超的书斋号也经不起推敲啊。
由此看来,有些不知名的书斋号更接地气。(钱诗贵丁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