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和第一
在江苏师范大学实验室里,江阴市委常委陈兴华希望看到世界第一的成果,而中国社科院黄如金博士则说,“世界第一不敢说,但世界一流是保证的。”
为什么陈兴华要看到世界第一的科研成果呢?这就是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江阴市魄力所在。只做最好的,第二都不做。
而黄博士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虽然说现有的科研成果是世界上最好的,但一夜之间就有可能被别人反超,尽管如此,世界一流水平是能保证的。
这就有意思了。一个要最好的,另一个提供的是最好的,但只说是一流的。
为什么双方都要坚持自己的说法呢?
我个人认为两种说法皆可,并不矛盾,甚至是互补。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陈常委作为江阴市高新开发区的负责人,追求的就是最好的目标,起点高,压力大,正因为如此,江阴才会一直处在全国百强县之首。
他很清楚,谁都想争第一,例如最强劲的对手昆山市,和江阴紧紧纠缠。双方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很难拉开差距。
陈常委心里明白,要想大踏步前进,必须拥有更多的世界第一。
黄博士当然知道陈常委的想法,认为必须提供最好的科研成果才行,但无法称第一,因为全世界有数不清的科研工作者,在为第一拼搏。再好的成果,只能是暂时的,转眼间就可能被别人取代了。
为此,双方明白了彼此的意思,也就是说,实验室里拿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科研成果,企业看中了,在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说不定就落后了,被更先进的技术代替了。
要想一直保持最好的成果,科研人员必须不断研发,始终走在最前面才行。
但高校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往往是脱节的。
陈常委认为这好办,在江阴高新科技区成立研究院,把高校的科研人员请上门来。
黄博士很开心。他认为这个问题能解决,就敢说科研成果是最好的了。
看来,地方政府官员走进高校,和科研人员直接对话,不但能得到最好的科研成果,还能解决转化为产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沟通很顺利,大家皆大欢喜。
陈常委得到了最好的科研成果,还为高校科研人员进企业提供了最好的保障,黄博士心中底气足了,敢称一流成果是最好的了。
由此看来,此行收获真不小,陈常委和黄博士最好和一流之争,学问真不小啊。(钱诗贵丁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