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很生气,于丹很得意
江苏的书画官员真是得罪不起,属于老虎屁股摸不得,不允许批评的。
表扬是可以的,但批评是犯忌的,好象网络是书画官员自己开似的,想删文章属于小菜一碟,真不愧是文化大省的部门领导啊!只能称之为牛。
而作为全国书协主席的苏士澍来讲,尽管我称其为“历任书协主席中最差的一位”,依然坦然面对,可见胸怀还是博大的,非江苏书画官员可比。
江苏的书画官员是一时不能写了,就写点国内更牛叉人士的吧,例如于丹。
我很纳闷,于丹嘴巴那么大,上嘴唇可以靠天,下嘴唇可以触地,牛得不能再牛了,何况文章写的公开发行了,不应该是枪手代写的,为什么还要进军书法界,号称是启功学生呢?
如此一来,启功地下睡不安稳了,他怎么可能培养这么一手烂字的学生呢?真是百口莫辩,唯有生气的份了。
于丹早已是小人得志便猖狂的角色,只要扬名,哪管启功开不开心,只是自顾自咧嘴大笑了。
于丹借助央视《百家讲坛》一炮而红,甚至到了红的发紫程度,她的书成了新华书店畅销书,一时洛阳纸贵,粉丝者多如牛毛。
我是听不进于丹在《百家讲坛》上的夸夸其谈,也不会去买她的书。
但我确信,她的书是自己写的。一来这类书不太难写,二来于丹还是有这个写作水平的。
于丹一夜之间窜红,红到地球都装不下了,于是藏在内心深处的瑕疵也抬起头来,让人惊讶发现,于丹狂妄了,到了目中无人,惟有自己的地步,她可以在飞机上、国外宾馆等处大吵大闹,弄的满地球都是风言风语,让粉丝们大失所望。
粉丝们没想到,这位以讲论语出名的于丹,嘴上、书中尽是仁义道德,可是自身行为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活脱脱泼妇一个,丢人丢到了家。
骄傲过了头的于丹终于发现没了市场。粉丝不再包围着她,书从畅销书变成了滞销书,电视台不再邀请做节目,网上遍布是讥讽语言。
于丹郁闷了,但上帝是公正的,关闭了一扇窗户,又推开了另一扇窗子。
于丹认识了书法院长管峻,也就找到了灵感,何不写字呢?
于丹很聪明,为什么研究《论语》?因为这是孔子的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讲他自然影响大。
而启功在当下书法界的影响是无出其右的,何况又是位长眠地下,开不了口的老先生,说是其弟子叫死无对证。
于丹本想称王羲之弟子的,只是怕别人真的怀疑,只好退而求其次,让启功当老师吧。
既然是启功弟子,就得拿出作品让世人验证水平高低。
翻遍了所有网络,找到了十多幅于丹笔迹,大概只有“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这幅字称得上是其代表作了。
这字很规范,属于儿童体,不需要启功亲自教,幼儿园孩子个个能写。
孩子天真浪漫,所写的字稚嫩有童趣,非成人能为之。
反观于丹所写的儿童体,属于装嫩型的,如同刘晓庆一样,奔七之妇了,脸上的皮整的太紧,一旦笑的话,只能皮笑肉不笑。偶尔大笑,抖落一地的粉,露出了真容,直接能把孩子的魂吓跑了。
字如其人,于丹为什么写“庄子很生气”呢?庄子哪会知道你于丹呢?
要是能和庄子对上话,哪怕天天被他打骂都行,这实在是人生之幸事。
但于丹此时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意思,她其实是担心启功很生气。
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于丹的字和启功一点关系也没有,相隔起码好几个星球。
明白张胆地挂羊头卖狗肉,启功先生再好说话,也不会不生气吧?
于丹的担心很有道理。她知道一旦号称启功弟子,亮出字后,肯定又会招来排山倒海的怒骂声,这不,钱某人正边写文章边骂着。
于丹为什么接着写“孔子很着急”呢?孔子肯定着急啊,一本《论语》到了于丹嘴里和笔下,怎么被糟蹋成这样呢?
如同一颗珍珠,被于丹磨成了一颗衣扣子。如同一块金条,被于丹打成了钉子,钻进了墙缝里。
一手好牌,被于丹打烂了,孔子真的很着急。
于丹实在不好意思拿毛笔写字了,也不会再讲《论语》了,但硬笔还是要写的,于是“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大概成了于丹最后的毛笔字了。
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于丹的长项是在学校,给学生上上课,课余写点文章啥的。
谁知央视让其有了出名机会,得志便猖狂,成了德不配位之徒,留下了种种骂名,实在得不偿失。
于丹自称启功弟子便是其又一个重大失误,只能落得丢丑下场。
但不管怎么讲,这是于丹一笔一划写出来的,丑归丑,比不会写文章的书法家,偏偏找枪手代笔要光明磊落多了。(钱诗贵丁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