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为寒门博士年薪200万:读书实苦,却是你此生承受最轻的苦
每个人都喜欢一夜暴富的故事和无须努力的成功,但生活不是童话。
最近的朋友圈又被华为刷屏了。
7月23日,华为总裁办发布了一封邮件,宣布对8位2019届应届博士毕业生实行年薪管理制度。
这些应届生们的年薪,最高有201万,保底的也有89.6万。
我注意到,这8名博士中,有两位寒门出身,一位来自农村。
在“读书无用论”、“阶层固化论”等等观念流行的社会,华为新员工用年薪告诉人们:
读书,是一个人上升的最佳途径。
01
去年高考季,朋友圈被陕西延安的一个贫困家庭刷屏了。
这是西北偏远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初中只上了一年,母亲更是大字不识。
但家中的5个孩子,却有4个考上了清华北大。
“我们吃了没文化的亏,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上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衣不更新,饭不变样,他们在生活中“抠”到了极点,就是为了攒钱给孩子们上学。
曾经有人不解:这样做,值得吗?
当你的孩子还在象牙塔埋头苦读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能帮我干活赚钱了;
当你的孩子被书本包围被试卷围攻的时候,我的孩子早就已经享受生活了;
……
我想,这些孩子的成就,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
当和他们同样出身的孩子延续着自己父辈的老路,在偏远贫穷的山区起早贪黑日晒雨淋的时候,他们已经飞在更广阔的的空间中。
茨威格曾说: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贪图现时的安逸,未来就有吃不尽的苦。
02
教育家张雪峰曾经说过:
“如果孩子不想读书,你就带他去四个地方:第一是汽车客运站,第二是火车站,第三是高铁站,第四是飞机场。”
这四个地方,代表着不同的生活层次。
而读书,正是引领我们抵达不同生活层次的通道。
前段时间,一个带着红领巾挑粪的小男孩在网上火了。
身穿军绿色衣服的男孩明明,肩挑两只大粪桶,晃晃荡荡地走在乡间小路上。
这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表演的行为艺术,而是一位父亲对孩子进行的吃苦教育,起因就是三天的拖欠作业。
明明今年上六年级,在连续两天未完成家庭作业后,他跟父亲保证:不完成作业就回乡下挑粪。
第三天,没有完成作业的他真的被叫去挑粪了。
三四十斤的重量,300来米的路程,挑一趟粪就要20来分钟。
孩子一路哭喊,父亲硬是不为所动,让他挑了一整个上午。
“我这样做,就是想让他知道,还有比读书更辛苦的事情,比如说干农活、挑粪,希望这个经历,能让他回来之后好好学习。”
生活从来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不例外。
如果现在吃不了学习的苦,未来就一定要吃生活的苦。
这个孩子回到学校后,在作文里写道:“人的生活有苦有甜,我要好好读书。”
很多人觉得读书苦,当他经历了社会沉浮,人情冷暖之后,才会发现读书的时候很甜。
很多人觉得读书没用,当他求职四处碰壁之时,才发现原来学历是职场最有用的勋章。
一二十年的寒窗,除了得到一纸学历之外,还有你人生的视野、人脉,也是你突破阶层最便捷的方式。
民间有句老话: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辈子苦。
你只有吃过了小半辈子读书的苦,才能收获大半辈子生活的甜。
03
知乎上有个提问:那些出身底层的孩子,假如当时没有考上985/211,会损失和错过什么?
有一个6.7K的高赞回答,其中两句直击人心:
这个社会,正在经历你跑步都跟不上的时代,而你可能大把时间正在荒废掉。
而读书,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你能抓住的为数不多的,能够提升自己生活圈子的方式。
英国BBC纪录片《交换学校》中,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让两组分别就读于公立学校的贫民子弟与私立学校的贵族孩子,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换。
原本我以为自己会看到寒门学子悬梁苦读,贵族子弟吃喝玩乐,可事实却恰好相反。
公立学校的学生每天三点放学回家,不用做课后习题,睡觉、打游戏就是他们的业余生活;
而私立学校的孩子们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上课之余还要参加兴趣小组,完成各科功课。
结果不言而喻。
那些私立学校的孩子,他们接受的是严格的、苛刻的,高强度的精英教育,在多年后会继续成为同一阶层乃至更高阶层的精英。
而那些公立学校的孩子,享受到的是宽松、自由、毫无压力的教育,可他们的未来会怎样,唯有听天由命。
越是家境一般,越是逼着孩子早早退学赚钱;而精英阶级却拼尽全力将孩子送去教育资源稀缺的优质学校。
如果读书真的无用,那这些孩子就放纵自我,只等继承家业就好了。
可恰恰相反,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唯有读书,才是不被这个飞速运转的社会抛弃的唯一方式。
每个人都喜欢一夜暴富的故事和无须努力的成功,但生活不是童话。
千万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里选择安逸,别在该学习的岁月里放弃读书。
多年后你会发现,那些年苦读的岁月,只是你此生承受的最轻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