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赏析:《高峰飞瀑图》——山水有情,心境无疆

   2025-06-07 全球资源网1160
核心提示:山之巍峨,水之澄明,亭之静雅,舟之飘然——在这幅意境深远、笔墨沉着的《高峰飞瀑图》中,画家以水墨写神,以山水抒怀,绘出一

山之巍峨,水之澄明,亭之静雅,舟之飘然——在这幅意境深远、笔墨沉着的《高峰飞瀑图》中,画家以水墨写神,以山水抒怀,绘出一幅山高水远、人隐画中的诗意长卷。

莫春喜作品

一、笔墨之间,藏万壑千峰

画面整体构图层峦叠嶂、气势磅礴,采用自上而下的“深远法”展开空间布局。山体用墨酣畅,皴擦点染相间,形成苍茫壮阔的视觉冲击。远山淡染、中山浓积、近景紧致,营造出由远及近的空间递进关系,体现出“可游、可居、可思”的东方山水意象。

尤其是飞瀑自山顶奔泻而下,直贯江心,仿佛从天际倾泻而来,一笔贯通天地,为整幅画注入灵动与张力,也寄托出画家对自然生命力的赞颂。

二、一亭一舟,点亮山水的人文之光

画作右下角,一座孤亭悄然伫立于悬崖之上,顶施青瓦,周围红叶簇拥,与山水浑然一体。这亭,不仅是建筑元素的点缀,更是精神的寄托——亭者,停也,是文人对“驻足、凝思、远望”的生活理想的凝练。

水面上的扁舟则如诗中意象,轻轻划破江面,又轻轻溶入山水之间,带着东方美学所独有的“空灵”气息。舟行水面,如心之所游,亦动亦静,动中有静,静中有思。

三、丹青之下,是东方的哲思

整幅画在表现自然山水的同时,也隐含着“山高我为峰、水远心亦宁”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幅山水写照,更是一种生命态度的映射。

山是时间的凝固,水是情感的流动;亭是心灵的归宿,舟是人生的旅程。在这幅画里,天地辽阔,心亦安然;远可观山川万象,近可栖一亭一舟

【结语】

《高峰飞瀑图》不只是一幅作品,更是一首写在纸上的诗,一幅凝结心境的画,一种关于自然、人生与美的东方智慧。它以画入道,以静致远,于寂静山水中传递着深远的哲思与宁静的力量。让我们在墨韵与色彩之间,穿越时间,走入那座亭中,听一曲山水之声,看一场心灵的飞瀑。

全球资源网国际书画专业委员会(编辑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fengxy
    加关注9
  •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央视 发稿☎️:13716102352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