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驱车前往四川省宁南县跑马镇八岩村。这里距离省会成都已有七百公里的遥远路程,却与云南省的巧家县接壤。那是茶马古道所经行的区域,早先属于古老的滇康边区。
我们乘坐吉普车到山腰,然后开始步行,通村道路早已达到硬化标准。山风猎猎,阳光温煦,所以全无跋涉的劳累。
八岩村属于跑马镇所辖,却与白鹤滩电站所在的葫芦口镇相连。最低海拔高约1200米、最高海拔高约2700米。该村共有六个村民小组,现有住户305户1712人,其中有21户为汉族,其他村民均为彝族,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
这里处于横断山边缘,巍峨的大山自金沙江边高高拉起,主峰一气呵成,山体辽阔雄壮,逶迤无尽,壁立千仞,雄伟高峙,诚罕见之奇观,堪称大自然的妙手杰作。崇山峻岭之间,往往云雾浩瀚,覆盖巍峨群山,淹没丛林江河,仿佛天海一色,颇为惊心动魄。
沿途江山如画,青翠迎人,山花满树,景物为之一变。山中坡度,动辄斜上数十丈,陡峻可知也。其中一面为百丈深涧,携盘礴万钧之势,攀之心惊,而深邃之景,尽收眼底。人行其间,如微虫之浮于海也。
村落间流泉潺潺,绕屋而出,多削竹筒接引之,由檐阶而下,颇便于截取。清韵泠泠,使人神爽。屋周菜畦麦垄,欣欣向荣。
山上多水沟,盘山而下,流入村寨,流入梯田,梯田连接,水沟纵横,自上而下,长流不息,最后汇入炎热河谷谷底。又蒸发升空,化为高山森林上的云雾阴雨,形成奇特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彝族同胞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及养殖,善于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自然条件。
峰岭峻峭,岩壑幽深,公路多从山半斩石凿土而建,曲折回环,路工之浩大艰巨可知矣。自高处下眺,但见众山夹抱,房屋栉比,连冈被岭,对岸邻省的巧家县城清晰在望。那是经济繁盛的烟火人间。
走近村口,但见疏落而有序村落,赫然进入视线。一排排一楼一底的漂亮砖房,恬静而富有生机活力。白墙青瓦的民居掩映在葱茏的林木之中,整洁、漂亮,甚至有些庄严,原来这是异地搬迁扶贫安置点,环境绿化水电等同步完成,厨卫一应俱全,并进行了功能分区,建筑质量可抗八级地震。贫困户已全部搬入新居,村民安居乐业。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灌木与乔木、杂木负势竞长,山野的草木清香,包裹在无边蓊郁的绿意之中。漫山遍野的青花椒郁郁葱葱,触目皆是。微风拂来,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令人沉醉。青花椒得阳光雨露的滋润照耀,坡地上随处可见,作为脱贫产业增收增长点,构成一道观之不尽的美丽风景线。绿色发展理念塑造山区现代林农,仅以青花椒一项为例,初步建立起集种植、加工、烘干、包装、流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夯实了脱贫基础。青花椒已发展到八千亩的规模,仅此一项,每户年收入即达到两万以上,其中一户年收入近二十万。这里的青花椒采摘期持续长,摘下来的青花椒可直接上市场鲜销,更大量的是通过加工制成干花椒、花椒粉、花椒油,加工后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由于海拔以及此地独特的生态环境,青花椒鲜香可口,备受客户青睐。
除此之外,跑马镇还优化了烤烟、蚕桑、林业、畜牧、青椒等产业布局,实现各产业有机衔接,持续健康发展,助推农民持续增收。林业生态产业成为群众稳定脱贫的绿色银行。一批具有基本生存技能,主动呵护青山绿水的农民,正在成为与绿色山川和谐发展、一起成长的大山新主人。
跑马镇副镇长,也是驻八岩村、新田村工作队长蔡晓宏,带着繁重工作的劳累与我见面,但是谈起脱贫攻坚的林林总总,却又满是欣慰的神情。八岩村由宁南县公安局对口帮扶。该局纪委书记杨勇介绍说,从2015年脱贫攻坚至现在,八岩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间土风淳朴,物产丰腴,频年安然无惊,如今力行脱贫攻坚,也即为地方大启利源。跑马镇乡紧紧围绕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依托脱贫攻坚扶贫政策和退耕还林相关政策,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确保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在去年底,已经全部通过脱贫验收,目前则是巩固提升阶段。而在此之前的2016年,跑马镇在全镇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4个贫困村、433户2181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其中当然含有八岩村。
八岩村虽在距离县城九十公里的高山上,然而数百年前即有先民在此垦殖,霞光晨岚,一片灵气,如今拂去尘烟的积弊,八岩村更加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薄暮十分,我们离开八岩村,心中依依不舍。山路边的树丛里,忽然有野斑鸠惊飞而起,它振翅的扑棱声搅动静谧的空气,与山下大江的浩荡宏越之声相应和,构成大山深处深情而渺远的叙说。这何止是一首沁人心脾的小夜曲,更是古老群山与山民天人合一的和谐交响乐章。(伍立杨,作家,现居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