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化频道:阳西黄皮凉果制作技艺

   2023-05-26 阳西融媒体冯晓瑜90460
核心提示:阳江民间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在阳西,黄皮凉果常常作为群众喜爱的饭后小食,而传统的制作技艺经过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

阳江民间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在阳西,黄皮凉果常常作为群众喜爱的饭后小食,而传统的制作技艺经过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也变得越发精进,现已入选了阳江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

在阳西县塔山凉果厂,有着45年的制作经验的非遗传承人何炳秀正精心地蒸煮黄皮,随着蒸腾的雾气慢慢弥散,糖的蜜甜与棕黄的果肉渐渐融为一体,飘来一阵阵浓郁的芳香。何炳秀向记者介绍,制作黄皮凉果的整个流程并不容易,需要挑选本地新鲜黄皮果胚,经过“硬化处理、漂洗、过冷河、糖煮、晾晒”等多道工序,精确把控时间温度、加糖用糖的比例,才能让黄皮凉果达到柔软滋润、甘甜爽口的效果。

第八代非遗传承人何炳秀:蒸煮是很关键的,一定要掌握火候和加糖用糖的量,如果糖太多,糖液渗透黄皮果就不能均匀。腌制基本上要按照黄皮的比例,100斤的黄皮果肉,配料要到达60%的糖度才能保障得了质量。在硬化处理这个阶段必须要达到24小时,才能达到硬度,漂洗必须要达到48小时,才能使黄皮里面的杂质清洗掉。

当前,阳西黄皮凉果制作技艺日臻完善。为更好地传承这项技艺,第八代传承人何炳秀创办了阳西塔山凉果厂,在保持传统的技艺基础上致力创新,将黄皮凉果等果品实施品牌化生产管理,创立的“塔山牌”系列凉果产品曾多次荣获广东省名优产品金奖和食品类全国优秀奖项,畅销各大城市的商超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顾客:我吃了几十年这个品牌的产品,很有名的,阳西特产,润喉暖胃,又能化痰,所以我经常买来吃。

据了解,阳西黄皮制作技艺自第一代创始人何恬斋开创起,已经历了百年的历史,成为阳江人乡情乡愁的物化载体。八代传承人秉承祖艺,带着责任与使命接力传承,倾心钻研黄皮凉果品质,使得匠人精神在颗颗黄皮凉果的品质里,持续绽放动人的非遗魅力。

第八代非遗传承人何炳秀:已经有270年的历史,在家族里我已经是第八代传承人,做了大概45年。我希望能把这个产品发扬光大,越做越强,准备传授给我的儿子,让他代代传承下去。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fengxy
    加关注9
  •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央视 发稿☎️:13716102352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