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全球智库 » 正文

全球话题:中国个税起征点提高 社保征收严格 如何影响我们的收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04  来源:商务
核心提示: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从2019年1月1日起,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从2019年1月1日起,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这意味着,未来不缴、少缴、漏缴社保费的情况将无处遁形,税务机关可通过保全措施、强制措施追缴社保费。之所以将社保征缴上升到前所未有的严厉高度,背后是我国越来越庞大的老龄化群体、日渐走低的生育率和结婚率,以及入不敷出的养老金。

养老金情势逼人,社保征缴箭在弦上

特殊的国情造就了我国是世界上老人最多,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58亿,占总人口的11.4%,其中60岁以上人口达到2.41亿人,占比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从老龄化阶段来看,我国正以飞驰电掣的速度向深度老龄化迈进,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修订版)》预计中国于2025年前后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比法国提前102年,比英国提前22年,比德国提前16年;此后再用9年时间即2034年迈入超级老龄化社会,最终于2060年后将老龄化比例稳定在30%左右。

庞大的老龄化群体犹如千钧重负,让社会喘息不止,但更加严重的是我们的生育率也在经历一个跳水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0-1975年间我国妇女平均生育率为4.77,此后因为计划生育国策及国民生育观念改变等因素,2010到2015年间的平均生育率已降至接近1.2。也就是说,我国每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子女从4.77减少为1.2个。

而与迅速膨胀的老龄化规模和急速下降的出生率相伴的还有我们日渐走低的结婚率。据8月初民政部发布的《2017年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63 .1万对,比上年下降7.0%,其中25-29岁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大,占36.9%。2017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37.4万对,比上年增长5.2%。

图源:民政部

除此之外,选择结婚不生娃,或者干脆不结婚也已成为一种潮流。在一波又一波强大的反作用力作用下,养老金告急已成事实,建立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社保基金入市赚钱的“潜台词”想必大家都懂得。囿于形势紧迫,严格社保征缴就成了弦上之箭。

对我们个人而言,最关心的则是社保征收权划归税务部门后,是否影响收入?

社保征缴部门改变后,我们的工资是多了还是少了?

税务部门征收和社保部门征收的最大区别在于税务部门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个人工资基数,将在很大程度上杜绝过去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社保的问题。

举个例子,以职工月工资10000元为例,按照北京市的社保规定。新政前,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按照5000元的基数缴纳社保,单位负担2090元,个人负担1103元,应税工资8897,税后工资8372.6元。新政后,单位必须按照实际应发10000缴纳社保费,单位负担4180,个人负担2203,应税工资7797,税后工资7472.3元。

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到手工资少了900元,实际上,因为企业多缴纳了2090元,我们未来的养老权益将更有保障,因为养老金发放的原则是多缴多得。

除了社保征缴,目前的个税起征点上调也直接影响我们的收入。

个税起征点提高,减税效应大

8月31日下午,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正式通过。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新的个税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较之前的3500元提高了1500元。同时,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依然以上面例子说明,以应税工资7797元计算,改革前需要缴纳个税324.7元,改革后只需要缴纳83.91元,减税240.79元。如果再加上子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扣除费用,基本不用再缴纳个税,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仅仅从数字来看,社保征缴权收归税务部门后可能会降低某一部分人的收入,但从长远看,无论是严格社保征缴还是个税调整,对我们收入的影响都是正向的。

作者:董虹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