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全球艺术在线 » 大圭集 » 正文

大圭集 《四川省志·川剧志》资阳条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9  来源:全球资源网  作者:王洪林

萧遐亭(1821-1908

名长春,人称师爷,四川绵竹人。清末秀才,后入梨园。唱做俱佳,尤以红生著称。廉访使牛雪樵盛宴宾客,点他《单刀会》,形容过江状况,把关公演得庄重威严、栩栩如生,俨若关公再生,满堂喝彩活圣人。廉访奖菜四肴、酒二壶,他即席谢诗:“清平一曲劳公顾,浊酒三杯助我狂。”1860年,乐春推荐他和名净罗开堂,但他在成都,班主非常霸道。廖鼎丰商之知县,买通某犯供与他同劫,将他锁押到资阳,入大名班唱戏。他与乐春、谢海潮合称大名班岁寒三友,驰誉巴蜀。同乐春参考其他剧种“白脸抹,粉壳壳”创造川剧曹操脸谱多种,便于观众识别青年、壮年、老年时期形象。同治年间,四川提督胡中和南征,将军兼总督玉昆饯行,点他演唱《卸甲封王》。他因被革出科场,仇恨这帮统治者,便登场念:“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全场哗然,达官贵人、御用文人恼怒,班主、同行和观众担忧。只见他会心地一笑:“一战功成奏凯回。”官员转怒为笑,鼓掌赏银五十两。1882年,在三字科班任教,培养各行著名演员。简阳黄炳南搭大名班参师,深得真传,一部关公戏演来得心应手,誉为活关羽,与他媲美。蔡三品进入大名班三字科班,演出小生戏,观众喜爱,后辈效法;生角戏独到,《龙凤剑》卓绝,戏迷认为在其师萧遐亭之上。常访诗人唱酬,被誉为诗伶、戏中大夫。简阳曾华臣邀他小酌,同橘园诗社戢朴斋、谭蕴轩联句,以明妃出塞为题。谭首唱:“明妃出塞马萧萧,”萧接唱:“愿借琵琶写汉朝。”曾领联:“一曲离鸾边月冷,”戢联下句:“六宫啼鸟禁烟消。”谭又起联:“蛾眉竟被黄金误,”萧紧接句:“鸳梦难归紫塞遥。”曾起末联:“惆怅玉门关外路,”戢扫尾句:“空余青草朔风飘。”1893年,曾华臣寄赠他:“阄诗度曲老肖郎,回首逢君十六霜。纤月依然双鬓改,吟虫不断五更凉。尽多人物伶官传,如此乾坤大戏场。七里石桥秋水隔,临风无自听笆簧。”简阳汪若庵赠诗:“锦城丝管话从前,定子当筵兴欲颠。瞥眼繁华锁歇尽,那堪重见李龟年。从来名士多游戏,天下奇才半隐沦。试看榛苓诗册里,西方怀古是何人?我是邯郸梦里人,沧桑一枕昧前因。凭君谱作封候剧,唤醒卢生酒二巡。锦江菜菜紫芽抽,杜宇声声唤倦游。寄语肖郎须省识,迷楼不是仲宣楼。”他作感事、唱和诗甚多,大部散失,仅拾一首:“优孟衣冠绝可怜,清笙翠管误华年。浮生合是逢场戏,惆怅旗亭一惘然。情何太重意何真,归去声声唤散人。安得三千针线女,平原不绣绣汪伦。”与乐春振兴大名班,一生能戏极多,倾心川剧高腔曲牌规范化,创新唱腔,整理和提练加工表演程式及移植剧目。

彭华廷(18661943

小名三三,四川简阳县人。幼入在家乡演出坎坎班学戏。入三字科班取科名彭三庭。师在乐春,先学娃娃生,改学场面,专工司鼓,业师李尚林。他学习勤奋、反映灵敏,司鼓技艺纯熟,善于继承和革新,在科中就为刘三凤、蔡三品、傅三乾、石三龙、李三刚打戏。在舞台实践中深得群众好评,很快成为著名鼓师,被誉为鼓师之王驰名全川。

他精通曲律,技艺全面,司鼓要求锣鼓与曲牌衔接不露痕迹,讲求锣鼓音韵,帮腔、打戏注重一个情字。他对演员一招一式都了如指掌,配合十分默契,丝丝如扣,使演员大小动作均在锣鼓节奏之中。他对川剧高腔曲牌、昆腔、唢呐曲牌和套腔锣鼓深有研究,常为名旦唐金莲打戏,双方配合十分精当,群众反映听他们打和唱,简直是高度的艺术享受。他们共同研究一些曲牌帮腔和套打技艺,使之更悦耳和富有表现力。

他搭过雁江大名班、玉华班和春华班,主要在资阳河活动,在玉华班收刘汉章为徒,将资阳河传统打法如注重锣鼓衔接(借母怀胎),注意小锣、铰子套打时规范化,注重帮腔、立柱不能随便简化传给爱徒,使刘汉章成为著名鼓师。门徒还有李仕仁、吴衡章、周明德、李青云、钟庭魁,参师的、专程登门求教的也不少。晚年献艺重庆等地,病逝重庆。

傅三乾(18661950

名兴文、家荣,隆昌县响石镇小观音桥人。十五岁进名盛科社习小生。1882年,前往三字科班深造,拜乐春为师,工丑,改科名傅三乾。他严遵师训,勤奋刻苦,深得真传。1884年,傅三乾随班到成都演出《做文章》,博得蓉城观众赞誉。1889年,资阳唱城隍戏,各条河道名角都到这里比武打擂,傅三乾《芦花岸》一戏轰动资阳县。随三字科班到重庆演出,驰誉下川东。光绪末,傅三乾驰誉全川。抗日战争初,应邀赴蓉献艺三庆会。

傅三乾功底深厚,唱做俱佳,善于驾驭程式,表现人物性格,对川剧丑角表演艺术有独特的创造。对矮桩身法戏,深得乐师真传,独得其妙,能戏《赠绨袍》《议剑献剑》《西川图》《问病逼宫》《奔番》《江油关》《朝楚庭》《活捉三郎》《园庭拾巾》《结草报》《醉隶》《武大拿奸》等。《宴婴说楚》中饰宴婴,演出时双膝下屈,膝不前突,臀不上翘,形成脚短手短的矮人形象,通过他挥洒自如的表演,成功地塑造成竹在胸,气宇轩昂,具有雄才伟略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高大形象。《顺天时》他饰土行孙,即便是使把子,或丢抢背、打片马均保持矮人形体。剧终前突然站将起来,由矮忽高,直令满座皆惊,叹为观止。79岁应允抗敌文协为抗日演出高难度应工戏《坠马》,演到坠马时,台上台下都提心吊胆,连鼓师都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司鼓。他随马起身,帽不邪,衣不乱,气不喘,色不变。表演之精湛,冠绝全川。

1898年,受聘臣字科班任教。在重庆搭同乐茶园,与谢海潮、褚安平、胡建廷等人创办新民社。1917年发起创办裕民科社,他继承三字科班一套教学经验,对科生的基本训练方面要求十分严格;培养胡裕华、周裕祥、秦裕仁、刘裕能等。门下桃李遍及全川,对川剧艺术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在重庆逝世,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挽联尊称他“傅老令公三乾”,高度评价他舞台艺术成就。

蔡三品(18661920

名树庭,四川资阳县人。幼读诗书,聪慧过人,酷爱川剧,初学玩友,并习锣鼓,雁江大名班名丑乐春收为义徒,每当乐师演出之余,必亲授其艺,蔡三品受教颇多。十六岁随师入三字科班深造,工小生、生角兼习打鼓。两年后实习演出便崭露头角,被同行誉为五虎上将之一。擅演高腔《金印》《琵琶》《红梅》《班超》以及《玉蜻蜓》等大本戏。他嗓音优美动听,唱腔蝉联不断,直贯而下,玉润珠圆,娓娓动人。常依不同人物性格和不同剧情而表演、行腔,成功地塑造各种艺术形象。三品唱功甚佳,做功亦全身皆戏,不愧为名丑高足。他活动于资阳河一带,声誉卓著。任大名班附属臣字科班教师,为川剧界培养优秀人才。门徒有曹俊臣、段彬臣、罗金臣、孙中臣、唐焕琳、徐怀安以及资阳名票胡荣光。他多才多艺,文化修养较高,与秀才胡仁宇、胡仁宏兄弟交往甚笃,常一起研究戏文、和南北古曲,从而创新高腔曲牌,革新唱腔。共同创新《龙凤剑》一剧,演出卓绝一时。并与胡仁宇编写资阳时事反霸戏《大闹雁江》和反贩毒戏《审街沿》等高腔戏,资阳河各大戏班索取剧本排演。他与四川保路同志会同仁合编《保路风云》又名《川路血》,深受胡仁宇赞赏,与之修改,上演成功,流传各地。

白玉琼(1902.2.61968.6.11

原名吴仪成,乐至县太极乡人。他读私塾,乡间庙会演唱或玩友清唱都到,索取零钱买泥塑戏剧小人头,着以纸衣纸帽,仿作木偶玩弄,唱做惟妙惟肖,天真活泼,机趣横生,左邻右舍惊叹。13岁步行到成都,经肖楷成引荐,打破只收本家艺人子弟的班规,收入三庆会升平堂科班第一科,取班名升林,工青衣花旦。他练功刻苦,听音准确,辨音敏捷,一教便会。在康芷林、肖楷成、杨素兰、刘芷美、刘世照教导下,一年试演《出北塞》,17岁崭露头角。拜浣花仙为师,两年成名,竞艳川中群芳。

他继承沅派唱腔艺术,潜心四川扬琴、竹琴、清音及京、汉、秦腔诸曲调,能打能唱,还能拉能扯,与贾树三、李德才挂牌演唱。熟练掌握诸音曲调,以川剧人物在规定情景中感情变化为基础,找出唱法唱腔上运气、行腔、吐字等情变缺点,把所学姊妹曲调科学地溶入唱腔艺术中,丰富川剧高腔、胡琴、弹戏等曲调,水乳交融、声情并茂,开成自己唱腔上独特艺术风格。他是女腔革新派,唱腔在板式和旋律上都有创新,揉合得体,不现拿来迹象,没有本末倒置,仍显得川剧味很浓。听起来心旷神怡,有如品盏名山香茶,味淳厚而清新,香浓郁而悠大。周企何说:“白玉琼的唱腔是在继承川剧传统基础上的革新派。他是浣派传人,但不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创新。现在听到他所灌制的唱片还觉韵味无穷”。1929年,三庆会在重庆演出,他唱《黑虎缘》,叫人打扬琴唱大段红纳袄,引来暴风雨般掌声。鼓师陈敬忠说:“白玉琼的胡琴和弹琴,在当时才是革新后的正宗。1936年,他在上海演出《双官诰》时,一炮打响,喝彩声和掌声经久不息,扭转在上海演出的不景气局面。”他和陈碧秀、周慕莲、琼莲芳,人称川剧四大名旦。

他戏路宽,《三祭江》《霸王别姬》《三娘教子》《春陵台》《楚宫会》《前后帐会》《江油关》《春秋配》《二鬼上路》《庆云宫》《乔云宫》《金殿审刺》《黑虎缘》大都由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做工戏首推《挑帘打饼》,周企何说:“我看了许多人演过《挑帘打饼》,都不及白玉琼演得好,他是在演人,不是在调情。他表演上很能注意掌握分寸。对武松是爱而不淫,动而不乱。把打饼的表演程式生活化了;而且他不是有意在做戏,而是认真地塑活生生的潘金莲的艺术形象。他每次演《挑帘打饼》,都是康师爷演武松,真是珠联璧合,绝妙无双。”1934年他与唐广体给上海胜利公司议定合同,相邀黄佩莲等到上海灌制唱片,畅销各地,引起抢灌唱片热潮。他与薛艳秋应聘胜利公司当灌制川剧唱片联络经纪人三年,传播川剧名艺人唱腔艺术,影响深远。为他与薛艳秋1936年秋组织成渝川剧促进社到上海等地演出壮大声势,上海、武汉、沙市等地观众和兄弟剧种同行了解到川剧风貌和艺术特色。艺术交流,开阔视野,推进川剧改革提高。京剧大师梅兰芳到住地看望他们,上台祝贺演出成功。他和薛艳秋向梅兰芳行弟子礼,学习《霸王别姬》到重庆又新剧院演出,1939年回成都三益公剧院。后在绵竹谭真武班社,1950年转入绵阳川剧团,次年任乐至县川剧团团长。改演生角,在《北京四十天》中饰李闯王,在《三娘教子》中饰薛宝,在三杀、三打中塑生角形象。他培养传人张静莲、白翠琼、白美琼、白艳群、白凤群、白幼琼、白丽琼、白芝琼。在川校任教,在乐至接收高显花、丁明端、江树德、蒲太玉、姚敏、陈绍琼、郭平为徒。1963年汇报演出,万多人的乐至县城,连演三场,场场爆满,创造折子戏上座率最新纪录。

1956年,白玉琼口述,文囯栋记谱胡琴戏《经河牧羊》、弹戏《乔子口》《审苏三》、徐德贵记谱《天仙送子》、李崇魁记谱《三祭江》。《三祭江》由四川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余收入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所《川剧胡琴、弹戏唱胜》,作为省川剧学校教材沿用至今。1958年整风反右,向领导提意见,受到不公正对待,被折磨病死。197954日,省川校平雪他冤案。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二日雁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