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川剧志》资阳条目
目录
第五篇 演出
大名班
金玉班
雁江金玉班
昆玉班
新昆玉班
资阳县川剧团
乐至川剧团
第六篇 教育
玉明科班
第七篇 研究与管理
安岳戏曲改进会
乐乐音乐研究会
第八篇 习俗与艺文
乐春八十中状元
第九篇 人物
乐春
萧遐亭
彭华廷
傅三乾
蔡三品
白玉琼
资料来源:清《资阳县志》木刻、胡德椿《问花轩》手稿、资阳清诗《片玉拾存》和胡仁宇《竹雨山房》民初木刻、《内江地区戏曲志》1991年12月巴蜀书社、《资阳县志》1993年9月巴蜀书社、《资阳文史资料》第七辑《川剧高腔资阳河艺术流派论文专辑》1996年6月铅印、《乐至县川剧团志》2006年5月手稿、《资阳川剧志》2008年10月打印。
第五篇 演出
大名班
清咸丰至宣统年间,资阳河派涌现出雁江大名班为代表的一批高腔戏班金竺班、昆玉班、富春班等。
大北街当铺主廖鼎丰,咸丰初年监生,自幼受资阳城隍会戏熏陶,酷爱川剧。1857年6月19日创建雁江大名班,严明班规,禁绝赌博,引导演员增进技艺,力推资阳河登峰造极,被公认为19世纪推动川剧发展一面旗帜。他广聘名角,巨资购制四十八口新衣箱。重金聘请名丑乐春、名生角萧遐亭、名净罗开堂、名旦谢海潮入班演出。他先阅改编、移植、整理剧目,再请资阳玩友名宿唐子良、名儒胡德椿及其子胡仁宇、胡仁宏等修订方能上演,该班演出剧目多是定本。雁江大名班声名大振,成为大戏班,活动于资阳河数十年。乐春、萧遐亭和鼓师魏辅周、姚殿虎等艺人以资阳为基地,在正东街苏家巷朝夕谋划,年年构思,立志发掘川剧高腔传统剧目和技艺,共同修正剧目,探讨古曲,将大批南北传奇移植改编为四川高腔,将南北曲牌与四川高腔、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革新川剧高腔唱腔,改进锣鼓牌子、套打、唢呐公堂和表演技艺,与剧情发展、人物心理情感有机协调,使唱腔曲牌与锣鼓套打规范化,加工整理传统表演程式,革新化妆和脸谱,美化川剧舞台演出艺术形象。还引进大批昆曲优秀剧目,移植为川剧高腔,变苏昆为川昆,将苏昆一些曲牌插入川剧高腔曲牌中,使之与川剧高腔曲牌浑然一体。改编一批川昆剧目,大大丰富川剧高腔资阳河流派艺术。廖鼎丰聘请昆曲舒颐班名净周辅臣、名旦苏一凤、名场面赖家林等入班,支持致力于苏昆川化、变苏昆为川昆的改革实验,创造《醉隶》《醉打》《坠马》等川昆折戏和试创《汉贞烈》《乔老爷乱点鸳鸯谱》等大本戏。以川昆相揉合,依剧情而插入一支或数支昆曲于高腔戏之中,革新川剧高腔,且创新昆排鼓,丰富川剧音乐。支持名演员和名鼓师会同资阳名儒等在中河道传统川剧艺术的基础上,修定、改编、移植剧目,规范曲牌、革新唱腔、创新锣鼓牌子等,大力提供财力、物力和实验基地,卓有成效,为创立和发展资阳河流派艺术作出重大贡献。
大名班建班数十年,集不少名伶、名鼓师,举办两个科班:1882年以乐春、萧遐亭、罗开堂和名鼓师李尚林为教师,创办三字科班,培养川剧高腔资阳河艺术流派名演员蔡三品、傅三乾、刘三凤、王三江、李三刚、唐三清、石三龙、李三官、张三喜和鼓师彭三三。1884年,廖鼎丰去世,雁江大名班继续发展。1898年,资阳糖帮、大户集资,雁江大名班又开办附属臣字科班,名角谢海潮主持,聘蔡三品、傅三乾、张金安和鼓师彭华廷、段焕廷任教,培养名演员曹俊臣、段彬臣、王京臣、孙忠臣、李瑞臣、罗云臣、罗金臣等川剧高腔资阳河派人才。
大名班代表剧目《绨袍记》《御河桥》《晏婴说楚》《战船图》《白蛇传》《结草报》《伯夷考》《审蟹》《黄金印》《搜宁府》《竹林堂》《西川图》《冲霄汉》四十八本及三国戏、列国戏。乐至县金顺乡万年戏台,上马门横坊上有1871年“多拜后来先生雁江大名班,同治拾年五月廿日”题字,字大八厘米见方,后场横坊上有“雁江大名班拜”,字大12厘米,排列长度58厘米。台右侧板壁发现墨迹“雁江大名班同治拾年”。
金玉班
冯时扬,资阳举人。涉猎群书,喜吟咏,尤工书法,年十二为博士。明末任湖广邵阳知县,升贵州黄平牧。1660年旋里,集生徒讲授文艺,聘请垮于资阳的高腔戏班打鼓匠于少成任教,共同研究川戏,改编《金印》《琵琶》《红梅》《班超》高腔四大本,为城隍庙会演出。该庙三星壁刻有金声、玉振金字,冯就将该班取名金玉班。川剧高腔四大功本戏,被民间誉为“名角的招贤榜,鼓师的演武场,班主的摇钱树,戏迷的解渴汤”。 康熙中后期改编、加工、整理《王簪记》《焚香记》。着力于高腔曲牌规范、唱腔改进,班声大振,活动于资、内各县。1698年,冯时扬病逝,门徒多有文才者,继续致力于剧目的改编整理和音乐的加工,保持该班经久不衰,为川剧中河道流派的创立和发展作贡献。1811年5月30日,资阳西乡黄添湾正街万年戏台竣工,屋梁上记:“大清嘉庆拾陆年岁次辛末孟夏月望九日谷旦。皇图巩固,帝道遐昌。”后台横坊上题有1814年墨书:“甲戌年金玉班拜后来先生。”
雁江金玉班
约1790年,资阳姚艮门接办金玉班,改名雁江金玉班。班主远见卓识,创办附属科班玉明科班,培训人才。资阳高腔戏班相继崛起,致和班、笙泰班、龙盛班、玉清班、玉明班在资阳黄添湾关帝庙万年戏台留有清嘉庆年间演出墨迹,有1819年墨书:“己卯年笙太班拜后来先生,雁江金玉班。”以资阳为中心十六属各州县创办众多戏班,涌现出大批艺术高超的名角雁江金玉班赵云官、苟莲官、苟湘官、玉明科班出身张玉蓉、白玉婉、王玉如、李玉侠、黄玉梧、涂玉兴等。雁江金玉班在成都演出时,苟莲官、苟湘官兄弟表演《红梅记》名噪省城,杨燮《锦城竹枝词》“见说高腔有苟莲,万头攒看万家传”原注:“苟莲官在班中,每一进省则挤墙踏壁,观者如云。其实貌亦中人,艺特超群耳。”生动证明川剧高腔艺术表演精湛,局面吸引观众。雁江金玉班继承和发展金玉班为代表的四川高腔中河道流派优良传统艺术,从金玉班到雁江金玉班,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一百多年,集明末以来川剧高腔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中河道流派艺术,为形成川剧高腔资阳河艺术流派奠定坚实基础。
昆玉班
1902年,简阳袍哥舵把子陈树堂创建,管事陈国栋。主要演员小生刘云山(艺名么黄),周南廷、徐怀安、谢思廷,旦角谭香芸、黄金凤、肖玉环、汪翠玉,净角黄太武、管银山,生角张海清、孙银山、高海廷,丑角任子辉、舒成章、米成章,鼓师彭华庭。是资阳河大戏班,常年活动于资内、荣威、自流井一带。在资阳城隍庙会史上著名的资阳河三大戏班雁江大名班和富春班、昆玉班竞技演出擂台会戏中,孙中臣与乃师蔡三品演唱《红梅记》配合默契,唱、做、念、打等技艺超群,为大名班夺得魁首,一举成名。1912年,资阳罗祥林买昆玉班易名祥林班,整顿班风,添置衣箱,行当齐,角色硬,产生旦角谭香云、侯老四、李香君、聂丽君、杨仿青、钟子宣、周灯影,小生徐怀安、周南亭、刘天福、宋书田,生角许耀堂、张德山、陈子文、张海波,花脸管银山、资阳钟兆雄、龙眼鱼,丑角樊玉山、任子辉、舒成章,鼓师彭华庭、赖建廷,不失昆玉班盛名,活动在资阳河。
新昆玉班
1919年,陈树堂子陈海波重金买回昆玉班,改建新昆玉班于简阳,管事赵银武,郭月廷。购置全新戏装,增聘名角。主要演员小生周南廷、徐怀安、宋书田、刘天福、杨青云、玉书、玉良、张仁山,旦角周灯影、杨仿青、谭香芸、玉翠、聂丽君、钟华彩,净角钟兆雄、陈玉骏、黄太武、龙眼鱼、玉刚、钟能、张顺、管银山,生角陈子文、高海廷、张德山、许跃堂、张海清、周德山、周青山,丑角任子辉、舒成章、樊玉山,鼓师彭华庭、赖建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