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夜经济”火爆,一老街人山人海。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经济观察)提振内需,中国为何聚焦农村、夜间和汽车?
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王庆凯)近期,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措施,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更是五天两次印发意见畅流通、促消费。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从中央到地方推出的诸多刺激消费措施看,多地不约而同将政策发力点瞄向了夜间经济、农业农村及汽车消费三个领域。
在夜经济领域,多地政府已出台措施繁荣“夜生活”,向夜间要经济。北京发布13条举措打造“夜京城”,天津围绕海河打造夜间经济带,广州则宣称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
|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两条意见也指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提出至2022年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深挖城市消费潜力,夜间经济确实很管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接近1万美元,民众对于夜间高品质消费的需求会稳步增加。繁荣夜间经济是释放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繁荣夜间经济的新举措已不限于“吃吃喝喝”,而是一项包含“食、游、购、娱、体、展、演”的系统性工程。比如,北京推出的夜游颐和园、上海推出的夜游黄浦江等项目均广受好评。“夜间经济是日间经济的延伸,白天无法释放的消费需求,正可以通过夜间满足。”赵萍说。
在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农业农村也有着巨大潜力。
赵萍认为,中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5%左右,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40%左右。“农村人口巨大,但消费水平偏低,未来农村市场潜力无限。”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大量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需经历复杂过程。在中国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看来,广大农村地区,绿色生态产品很多,但销售是问题,把渠道畅通,会为城市消费绿色生态产品提供机会。
近期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简称《意见》)也提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体系,扩大农产品流通。
畅通“田间”到“餐桌”的渠道,减少“中间商赚差价”。多地亮出发展农村电商的法宝。提出要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优化快递服务和互联网接入,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近些年,以拼多多、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下沉农村,为农产品进城打造了一条“田间”直通“餐桌”的通道,显著降低了流通成本。
据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拼多多研发“农货智能处理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帮助农产品做高效匹配,提高流通效率。经由这条通道,吐鲁番哈密瓜48小时就能从田间到餐桌。
对于消费的“大头”,《意见》提出,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
赵萍认为,汽车是制约消费增长比较大的短期因素,新的政策正是从这一因素入手挖掘消费潜力,减少制约消费增长的瓶颈。
目前推出的措施越来越具体、细化,而且明确了具体部门落实。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认为,可以预见,上述措施将有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