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羊网评:“地摊经济”:温暖了人心 惠及了民生 )
近日,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到,“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这让“地摊经济”再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说起“地摊经济”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不管是早集还是夜市,那熙熙攘攘的人流,五花八门的商品,“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的叫卖声,小吃摊上弥漫的美食香味……共同汇聚成寻常百姓处最能抚慰人心的烟火气,也涵养出每个城市特有的市井文化。
“地摊经济”门槛低,种类多,同其他经济类型相比看似不甚“华丽”。然而,却能够为百姓提供便利,增加城市亲和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切实增加就业岗位。因而,不要小看这几尺见方的摊位,往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
前不久,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充分说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地摊经济”对稳就业保民生,聚人气促消费,加快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务实且暖心的举措在群众中间引起热烈反响。
“地摊经济”要想真正惠及民生,避免“看起来很美”,应当在“放”的同时,“管”要跟上,“服”要到位。因为,在传统印象中,摆地摊和占道经营、喧哗扰民、脏乱差联系在一起。然而,这并不是“地摊经济”本身的“原罪”,而是与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国内一些有名的集市之所以经久不衰并成为“网红打卡地”,究其原因还是该城市以先进管理为依托、便民服务为中心,多方共赢为目标,共同参与维护的良好结果。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虽然给“地摊经济”开了不少“绿灯”,但是,相关职能部门并不能做“甩手掌柜”,监而不管,相反,要以更加精细的管理,周全的服务,合理的规划,在激发“地摊经济”巨大潜能,增加稳定就业岗位,培育新经济业态上下功夫,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同时,经营者应当诚信规范经营,合法有序竞争,有经营百年老店的意识,而不是只做“一锤子买卖”。此外,消费者在享受这“人间烟火”的同时,应当文明消费,尤其是在宵夜大快朵颐时,要爱护公共卫生环境,做好一筷一勺健康文明用餐。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小地摊关系着大民生,蕴藏着大学问。城市管理者要将人民至上的情怀厚植于此,敢闯敢试的精神运用于此,讲实干,求实效,为“地摊经济”聚人气、添活力,让“就业蓄水池”持续扩容充盈,让城市更加燃情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