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感 毛 润 之
毛主席诞辰,我瞻仰了韶山冲、清水塘,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归来,老婆因为我出版《湛露集》如实披露少年情感经历,差点翻脸,至今唠叨。湖南朝圣半年来,这些过往情景,交织我心,一朝豁然开朗,想解读诗哲毛主席、情郎毛润之。
伤逝
一九一○年二月十一日,毛主席原配罗一秀患痢疾夭折,享年二十一岁。一秀来归三年,勤劳贤德,知书识理,毛家上下和谐,如今弃世,少年润之岂能不悲?他一方面伤逝,另方面严肃思考自己的出路,愁绪堆积赛云山。暮春一个寒冷的侵晨,十七岁的润之望着星空痛哭,挥毫写下《虞美人》遣怀:“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一九五七年一月,毛主席旧体诗词十八首发表,触动长沙十中语文老师李淑一抄寄悼夫旧作《菩萨蛮》,向主席索要闺中密友杨开慧转述给她的《虞美人》留念,五月十一日主席回信:“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有游仙一首为赠。”一九七三年,主席八旬,饱蘸浓墨,深情忆写早期词作《虞美人》,题为枕上,系时一九二一年,郑重交给保健医生吴君旭保管,显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发表传世。彭明道《二闲堂文库》认为离人不是杨开慧,而是已逝原配,主席光明磊落,和开慧热恋期间,抄写该词给她看,开慧深受感动,转阅闺中密友李淑一,由于少女的矜持,开慧不可能透露是悼亡词,于是留下悬案。主席回信“开慧所述那一首”,而不说“我赠开慧那一首”,已经含蓄点破玄机。词咏对象是离人,离人是诗眼。无论系于一九二○还是一九二一年,都不大可能。玩味词义,作者在家,而离人在野,如果牵强附会为杨开慧,那更与史实不合,因为他俩蜜月新婚期间,开慧一直在家,只有主席为建党短期外出过,小别胜新婚,二十八岁的职业革命家,顶天立地,诗风健劲,哪能为她愁得泪痕满面?
当大任者不顾家,老人家身处文革,反修防修不遗余力,亿万人民崇拜爱戴,他却高处不胜寒,超前意识,战友不解,婚姻不幸,倍感孤独,自我抢救早岁作品,心有千千结,无人会登临意。主席站在革命浪尖上,他不可能为时人批判的小资产阶级温情主义火上浇油,所以他有好些诗,明确拒绝公开发表,一是自嫌不够成熟,二是有眼前不便之处,但他并没有毁稿,反而交由近侍密藏,显然是留待百年后面世传真。一九八六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他结集,把一些诗打入副编,真是小儿见识。手稿上,主席署时有误,要么故意出错,要么记忆恍惚。他一九三六年自述:“我十四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我并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这时也没有想她。” 不知什么原因,斯诺《西行漫记》误记她为二十岁。主席重感情,怎会矢口否认这层关系,莫非基于消减对现行婚姻的震荡吧,因为贺子珍刚烈,在保安还闹别扭呢。考虑这些因素,主席实在不愿意让亡魂伤及爱人,所以临口隐讳?
社会尊重隐私权,公众人物没有隐私,他一举一动都在历史监视下,自古左史记行、右史记言,如今更是摄影、录音、录象,警卫全天候尽职,哪有一刻纯私人空间?主席并没有忘记罗家,共初派长子岸英回乡探亲,去炉门前看望堂舅父罗石泉,送钱送茶,本想请他上北京小住,奈何次年病故;主席回乡,宴请一秀的五妹夫毛华村连襟。
知己
一九一四年,毛润之结识杨开慧,她爸爸杨昌济日记盛赞毛生,这种态度,不可能不影响十三岁的女儿。开慧秀外慧中,心志高远,她八岁写的信,文字清通,字迹娟丽;十二岁写的五律,思路秀逸,对仗工稳,哪里像女童的手笔,难得潇湘灵气所钟,每生奇女雄杰。少女时代,诗文愈加灿烂,行为奇伟可风。那时,润之泽东先生慨然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恪守金钱、女人、琐屑三不谈,如今见了开慧,也生好感,暗记于心。一九一八年,杨先生举家迁居北京大学,润之开慧书信往来,爱意潜生。中间还有一些姑娘仰慕润之高大帅气、才华横溢,主席并非没有感觉,可是临了,却无法撼动聪明温婉、内质刚强、典雅纯洁的开慧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一九二○年冬,他俩结合,苍天好生,生此天造地设一对佳偶,给人间留下爱情绝唱,让万古千秋感铭。一九二三年十二月,泽东同志离家转赴广州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写下绝妙好词《贺新郎》赠开慧,一九七八年发表:“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词章大气磅礴,婉约豪放兼之,两分钟朗诵完毕,荡气回肠经年累月,一句天问“凭割断愁思恨缕”巧妙过渡,把缠绵悱恻的儿女情和宏伟广阔的天下事高度融为一体,令人击节叹赏,泪痕残,笑颜开,不过尺幅之间,方寸之内,非盖世英豪,谁能为之。开慧也深爱着润之,大革命失败,毛委员奋起领导秋收起义,夫妻分离。一九二八年十月,她作《偶感》怀远:“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未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一九三○年十一月十四日,杨开慧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她在狱中坚贞不屈,用二十九岁的年轻生命捍卫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也实践了她日记中的诺言:我为他而生,如果他被敌人捉去杀了,我要和他共一个命运!一九八三年烈士故居翻修,泥坯砖墙夹层发现这批手稿,读来意凄神迷,感喟不已。看来,开慧同志早已做了最坏的打算,惟有清江水长东,托我润郎无限意。
主席无法读到《偶感》,他却饱含激情,痛赋《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来年元旦,《湖南师院》率先发表,小弄长恨,感动了潇湘神,羞煞了缪斯,“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把悲哀化天舞,古今中外悼亡之作何啻千亿,允推润之为第一,因为毛杨恋情,早已惊天地而泣鬼神,那是鬼斧神工,戚戚于小我的看家狗、守窝奴岂能道之。毛主席终身珍惜开慧,爱屋及乌,共初七次接见他俩当年的保姆陈玉英,动情地叹道:“孙嫂,看见你,就如同看见开慧……”闻者无不酸鼻,暗自饮泣。尤为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主席身居高位,从不以权谋私。一九五七年六月八日致陈玉英女儿孙燕:“已在初中毕业,甚慰。升学的事,我不宜于向学校写信。能否考取,听凭学校。如不能升学,可以在家温课。寄上三百元给你母亲,以后还可寄一些。不要忧虑。”人情厚,原则坚,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领袖。一九六一年《七律·答友人》给同学周世钊:“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难道不是在欢快的泪光里,看见霞姑杨云锦开慧女士的靓丽身影了吗?次年岳母向振熙逝世,享年九十二岁,主席十分悲痛,十一月十五日写信:“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还应次子毛岸青请求书赠词章,临时改骄杨为杨花,深情地说:“称杨花也很贴切。”老人家心底也许泛出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深情
一九二七年十月秋收起义失败后,十七岁的双枪女将贺子珍迎接毛委员上井冈山,那是艰难困苦的峥嵘岁月,孤眠的凄苦,繁重的工作,使他消瘦得像根干豇豆,国有干才,天人共护,其谁曰不然?一九二八年夏天,毛泽东与贺子珍结婚,战云深深,消息不灵,理或未合,情有可原。人民大众理解他,也赞赏子珍在血雨腥风中做出慰籍。井冈山、瑞金时期,毛主席军旅诗词井喷,黄佑才研究其中凝聚着子珍的倩影,尽管至今找不出半个字专赠给她。惜墨理由,怕是惜开慧。不赠贺诗,并非不爱她,而是主席不安,用封笔来对开慧芳洁致歉志哀。佳人在侧,诗思泉涌。毛主席领导前无古人的无产阶级人民革命,贺子珍十年如一日,照顾主席生活,腾出时间让他考虑天下大事。在中央苏区,他们的儿子小毛,长征前夕托给老乡,永无音信,共初小姨贺怡去找小毛,翻车身故;长征路上,百姓受了国民党反共宣传,跑得无影,子珍新生女,脐带未干,为免拖累,忍痛连同三十块大洋、四碗鸦片烟土送给一个瞎眼老大娘,也是泥牛入海,再无消息。一九三七年十月,贺子珍离开毛主席,在苏联治病十年,腹中胎儿诞生,不久夭折。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主席心情沉重,秘密召见贺子珍,谁知江青急于赶来,只好匆匆送走。主席临终失语,还给女儿比画一个圆,啊,他老人家念念不忘子珍呀,她中秋节生,小名桂圆呢。子珍轮椅出现在纪念堂时,主席安卧已经三年了。又过五年,芳魂随他去。
五味
江青本名李云鹤,艺名蓝苹,擅长文艺,爱发文章,她贫苦出生,十九岁入党。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八日,毛主席和江青结婚。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主席《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给江青:“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度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三十八年婚姻,仅此一次,不是走平衡木,就是以后为了倚重她成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拒腐防变,为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送去终极关怀。正如她说是政治夫妻一样,主席题照也是政治诗,不像以前涉及恋情。其间恩怨情仇,外面多有风传。主席分居多年,未能和家人一起享尽天伦之乐:“我已经八十一了,也不体谅,我死了,你怎么办?”离婚吧,也为难,他对工作人员叹气:“我到哪里去起诉哟。”人民领袖家经难念,抱恨终天。主席弥留时分,想的是中日关系,实践了早年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诺言,一句话也没有涉及家私,唯一担心井冈山战友桂圆被妒妇所害。一九七六年底中共中央开始印发《揭批四人帮材料》三种,颇有长舌妇飞短流长之嫌,为迷失本性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注射狂吠兴奋剂,演义艳闻,污辱圣贤。江青晚年狱中苦难,她也真心怀念毛主席,多次请求去纪念堂瞻仰主席遗容,修正主义者不人道,一概回绝了。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四日自杀,临末叨念:“主席,你的学生和战友来看你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铁石心肠,不为发丧。
毛主席百一十周年诞辰,我去韶山,乡亲指认父母坟侧,一个树坑样的凹穴,就是罗一秀,湘中民俗:妇人无子不封土,游客听了眉皱,叹息不已。我建议,遵从民俗不封堆也行,可借毛家后裔名义树立毛泽东原配罗一秀之墓,背面刻写润之《虞美人》,以示悼念,而尊历史。
二○○四年六月二十六日锦里永丰路仰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