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阳江沙扒手工制锚

   2023-02-14 冯晓瑜12470
核心提示:阳西县沙扒手工制锚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技艺精湛,工序讲究,对当地船业与渔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项独特的技艺成功


  阳西县沙扒手工制锚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技艺精湛,工序讲究,对当地船业与渔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项独特的技艺成功入选了阳江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起来了解一下。

手工制锚技艺与机械化制锚技术相比,工序上更为考究细致,打造出来的铁锚也更为耐用稳固,体现了传统技艺的特殊魅力,从中也彰显了制锚传承人对铁锚的情怀与追求。手工制锚传承人林春40年来始终坚守匠心,在每道制锚工序上精益求精,用心打好每只铁锚。

  林春告诉记者,要做好一只锚,需要经历开料熔铁、煅烧翻转、捶打磨型、煅烧组装等工序,对温度的掌握和力度的控制极为考究。特别是在煅烧过程中,要适时地往炉中添加炭火,铁坯烧红后必须迅速挥动大锤进行捶打,且需要用小锤对一些细节进行塑造,才能保障铁锚的角度精确、坚固耐用。

 手工制锚传承人 林春:第一步是要烧融铁,用锤子把它打开,砍开之后重新把它们放回炉里烧,要注意不要把铁烧融了,烧融就浪费了,烧铁的温度要控制在1000℃~2000℃左右,烧好铁后将其拿出来打成型,打出一个锚板。要把锚板打得好,一般需要反复打23次,把锚板的角度调齐。

据了解,沙扒手工制锚技术在上世纪50-70年代发展迅速,沉淀了一代人的价值追求和内在情怀,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双重考验,已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技艺。在机械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县里仅存5人在坚守这门技艺,手工制锚技艺也正从过去的实用价值转化为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的双重价值,深得粤西一带渔民的青睐。对此,手工制锚非遗传承人表示将始终坚守初心,主动探索制锚市场需求与方向,用心做好优质铁锚,力图将这项传统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手工制锚非遗传承人 林春这个产业现在从事的人不多了,在粤西地区几乎没有人从事这个了。我会把我学的东西传给我小孩,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fengxy
    加关注9
  •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央视 发稿☎️:13716102352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