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医儿科(Pediatrics)
特征:
• 专注于 小儿发热、咳嗽、厌食、腹泻、惊风、疳积 等疾病。
• 重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治疗中讲究轻剂量、温和性。
常用疗法:
• 中药汤剂:如小儿感冒颗粒、七星茶。
• 推拿按摩:如捏脊法、开天门法。
• 针灸调理:针对小儿夜啼、厌食症等。
代表医家与著作:
•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 万全:《幼科发挥》
• 吴鞠通:《温病条辨》
5. 中医骨伤科(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特征:
• 主要治疗 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风湿病、颈腰椎病 等疾病。
• 讲究 筋骨并治,内外兼调,结合药物、推拿、正骨、针灸等手法。
常用疗法:
• 中药外敷:跌打损伤膏、活血化瘀汤。
• 推拿正骨:复位、牵引、按摩。
• 功法练习:如太极拳、五禽戏。
代表医家与著作:
• 路学士:《跌打损伤方》
• 骆九霄:《骨伤科秘方》
•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应用于骨伤治疗
6. 中医针灸科(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特征:
• 以针刺、艾灸、火针、刺络拔罐等方法调节经络气血,治疗各类疾病。
• 针灸常用于 痛症、失眠、内科杂病、妇科调理 等。
常用疗法:
• 针刺疗法:头针、耳针、腹针。
• 艾灸疗法:悬灸、隔姜灸。
• 拔罐疗法:留罐、走罐。
代表医家与著作:
•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张介宾:《针灸大成》
• 杨继洲:《针灸资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