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喝政区游戏
民共时期,政区分合废立儿戏愈演愈烈,到世纪之交简直成了少数政要的玩物,抚弄于股掌之间,轻率易动,妄图在历史地理中烙上个人印记,浑水摸鱼,从中染指渔利。分,一仆二主,百姓苦;合,十羊九牧,众生怒。
五千年来,中国行政区划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兴衰、治乱的交替,政治中心相应变迁,有千秋远虑,有一时胡闹,有恒定法则,有权宜之计。清理历史地理,政区流水账如转万花筒,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三年五载名不扬,更叹短视权门狗,吠影吠声如蜣螂,粪尿僵尸做美味,推翻政区雾茫茫。
夏禹九州万国,中原为心;周朝百二十国,齐楚燕赵韩卫秦,争霸称雄,秦王奋威,问鼎中原,消灭六国,分天下置四十六郡,以郡辖县,雄视百代;汉武帝分国土立司隶部和十三州刺史部,统帅郡国,郡辖县千五百多个;唐朝继续开疆拓土,列十五道统辖三百二十八府州,辖千五百七十三县;北宋二十四路、南宋十六七路,领有府州军监;大元疆域横空出世,置十行中书省、二十二道;明置十三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卫;清初幅员辽阔,建十八省,清末列强瓜分,改二十三省;民国领土分崩离析,风雨飘摇,瞬息瓦解;共初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二十世纪末分省析县,政区划小,机构膨胀,冗员充斥,树欲静而风不止,海龟精英迷信美国政治,据悉二十一世纪省要加倍,市要猛设,变我华俗,乱我夏政,自以为是革新,是与时俱进。
几千年前,科技受制于时代,交通通讯落后,三代万国千国百国,汉唐到明清各主要朝代,通常也才一二十个部道路省级政区嘛,民共三十来个省,不也稳定运行九十余年了吗,为什么到了二十一世纪,突发奇想挟洋自重,省份要超过秦朝,谨防盖不过秦朝的伟烈,倒效尤了暴秦的短命哟。
一、废省置郡议
二○○四年四月,有个网民《废省区置郡的建议》不问国情,机械类比欧美各国省州模式,认为我们省域往往大于欧洲国界,造成了两大弊病:中央政令下达、地方民意上达缓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由此责难我们省长没有人家国长工作效率高,要求取消省级政区,在地区广泛设郡,直隶中央;郡下管市和县,提议一个省可以划为四至七个郡,如此说来,全国就要设立一百七十郡,每郡管辖十四县,全国省、地、县、乡政区名称约五点三万个,郡县制一改,用字读音审定工作蜩螳鼎沸。地名是地物与语词的结合体,具有多种属性。一是指位性:地名成为地理实体的专有名词后,就具有了专门指代该地域的功能;二是稳定性:地理实体一经命名,就基本上具备了不宜变更的特性,有的地名数千年不变;三是民族性:任何地名都会打上本民族的烙印,体现民族自身的特点;四是时代性:每个时期命名的地名都带有时代色彩,从地名中可以诠释出历史印记,产生新地名,也会淘汰一些旧地名,新地名成为时代的标志;五是广泛性:所有的独立地理实体单元,都赋予相应的名称,使地名触角伸向每个角落,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广泛的元素。
正因为涉及千家万户、万古千秋,所以地名宜于稳定,尽量不要搞所谓汰旧创新,少点分分合合,折腾地方;多些扎扎实实,认真建设。共兴废除地名殖民色彩,今日买办祭起时代性破旗,标卖冠名权为幌子,为殖民地名鸣锣开道。成都南郊红牌楼,多么美妙悠久的地名,如今市内公交车终点站名标卖新兴外域企业,叫做普尔斯马特。满清猪尾巴政权时代,尚且需要在中华海疆驾几尊大炮才可以强奸的地名,在发展硬理指引下一切向前看,自己脱光请鬼子来干炮;华夏端午节,被韩国申请为他的非物质民俗遗产;九州小儿女,痛恨民族节庆、人生礼仪,裸奔狂嚎于二一四情人节、一二二五圣诞节,自家农历七夕情人节、一二二六中国圣诞节,或者茫然无知,即便知而诽谤,比洋狗下口还稳准狠。呜呼哀哉,民族传统全面失落,民政部地名司,丰功伟绩永垂不朽乎?呜呼痛哉,伏维尚飨。
二、省县分列议
(一)官方观点:分省辖县
一九九八年底,全国二百一十五个地级市领导和管理一千一百八十六个县级政区,占全国县级政区的百分之五十六;七成人口生活在市管县体制下。二○○三年春天,听见几个党校出来的乡官口水滴答大谈美国比中国小,分立五十州,经济富裕云云;分省、缩省是跨世纪学究争论的焦点。二○○四年三月,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认为,省的规模过大,既不利于管理,对国家长治久安也没有好处。从国土面积和人口考虑,中国设五十来个省级政区比较合理。
二○○五年,行政区划改革方案就要出笼,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对中国行政区划体制猛动大手术,求得中国未来数十年的行政区域布局,是关乎政治、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行政区划改革的总体要求,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与国家发展战略配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进行,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创新市制是重点:通过增设直辖市逐步划小省份;通过市县脱钩、改革市管县体制,减少行政管理层次;通过增设县级市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承接大部分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并调动地方发展和竞争的积极性,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撤并乡镇是行政区划改革重要举措。一九九九年,民政部撤并乡镇,有二十五省撤并乡镇七千一百九十六个,还有六个省区实施这项改革,撤并比例百分之十五。另有部分省市小规模撤并,全国撤并乡镇工作二○○四年基本完成。中国还将调整规模过小的市、市辖区、县。全国二十万人口以下的县、市辖区有七百二十个,十万人以下的占三百一十四个,除少数边疆地区的市、市辖区、县不做变动外,其他地区符合要求的行政区域都应撤并。
中国行政区划有省、市地州、县、乡镇四级建制,而西部边远山区在县与乡镇之间还设有县的派出机构区公所,东中部地区的一些乡镇则在乡镇与村之间设管理区或办事处,形成五级。管理层次之多,居世界之首。有些省已经具备直接领导县的条件,地级管理层可以逐步撤销。福建、江苏、浙江、湖北等省激活试点改革,探索赋予县以地级市的管理职能,收效良好。
分省、缩省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省的规模过大,既不利管理,对国家长治久安也没好处。从国情出发,重新大规模分省不现实,既会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又会加大行政管理成本。
面对升格直辖市的诱惑,经济发达城市均跃跃欲试,呼声渐高。经济指针并非唯一条件,增设直辖市应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区域布局要合理,新直辖市应该是大的区域里的首位中心城市,有足够发展空间,与原有直辖市有一定距离,否则浪费资源、增加内耗,抵消和减弱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二是人口不宜少于二百万,否则难以形成区域政治中心,这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三是应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经济总量应高于全国大城市平均值,财政至少能够自给自足,这也是保障中央财政调控能力的要求。如因政治、经济或军事的特殊需要,具备一项条件的城市也有可能升为直辖市。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和完善的方向是调整幅度、减少层次、增强活力。而增设直辖市无疑是划小省份、减少层次的最佳模式。总体上看,直辖市发展速度快于省辖市,更大大快于省,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省的三倍。
(二)我的浅见:维省撤地
维持省份,反对扩员。抽市直辖,瓜分省份,只能扩大地区差异,加剧各阶层贫富分化,这是海龟毒计,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分省巩固摇摇欲坠的新殖民政权,安插高干,镇压民变,打着经济建设旗号,向资本主义死路迅跑。他们很聪明,以经济胡萝卜诱奸纯情懵懂百姓,欺骗大家跟随鼓噪,引无数官迷竞折腰,深圳、大连、青岛等市纷纷献媚中央,希望丑小鸭突飞白天鹅,市长立马变省长,然后萝卜钢枪两手抓,报效朝廷,威凌愚民。这是瞒天神和地方官通奸的双簧美梦,各取所需,一致虐民,表面是很动听,发展经济呀。如今吏治腐败,为私有制四千余年来登峰造极,多养百个省官,比豢养千个市长,老百姓哪条路更出血呀?这下可好,省长肥缺倍增,买官卖官爆满,广开财路,笑酣官人,气死百姓,揭竿而起,飞机大炮、坦克机枪、火焰喷射器、飞毛腿导弹,莫予毒也。如果方向道路出了问题,不肯釜底抽薪,妄图玩弄魔术,障眼一时,得意几世?大家都直辖了,一切权力归太上,效尤秦朝中央高度集权, 本想传之万世,谁知苛政虐民,国人不堪,才传二世十五年,楚人陈胜一吼,群雄蜂起,暴秦说完就完,权力坠落他山。要说划小利富图稳,蒋介石抢收东北,划三省为九省,两年就被共军攻占了,怎么既没富民又未强兵,坐稳他的豌豆江山呢。鲁迅说,捣鬼有效,可是有限。请君三思:刮民千省不安,眨眼台湾;爱民卅省腾飞,永保金瓯。
退一万步,就算短期内某一天,海龟决策层良心发现,回归社会主义,不怕贪官虐民了,那就更没有必要大玩分省游戏。怎么说?中国不是急于发展,渴望富强么,这也是鼓噪分省的冠冕堂皇桌面理由,这起妖言颇能惑众。但是且慢,五千年文明史,汉唐辉煌,举世瞩目,汉朝十四部、唐朝十五道,照样搞出世界第一流嘛,清朝十八省,维系百余年高效运转,尽管闭关锁国,乾隆年间,中国硬通货储量仍占全球四分之一;甲午战前,全国二十三省,如果追认海龟小省大肥理论,应该富国强兵啦,怎么抗法虽胜犹赔,八国联军血洗京津,庚子赔款,臣妾月经血布片当完,还不够赔本,辛丑条约,血泪斑斑,日俄开战,东北倒霉,宣统开放,圣谕逼令川汉路权收归国有,转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集团修筑,谁知川鄂湘粤四省震怒,武昌一枪,满清闹翻,他开放得好哇,三百年祖宗基业、四千万汉族奴隶的冤魂,一朝完蛋。开放是好,可有殖民开放和独立开放之别。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毛主席言犹在耳,教诲谆谆,海龟嘴歪眼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同意取消地区级政区,因为秦始皇骑骏马坐辇车出巡,快马飞递公文,尚且以四十六郡直接辖县,骑马射箭坐牛车的冷兵器时代,长城一筑,保卫两千年内地农耕发展,减少北地游牧部落杀掠,保证华夏民族风驰电掣,遥遥领先世界。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引部郡县三级政区先河,一泻两千多年,那时只有顺风耳、千里眼故事,如今实现为国际互联网,交通通讯、国防尖端科技统统现代化了,就是人,觉悟由毛泽东时代大公无私、先公后私退化到茹毛饮血群婚杂交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了。所以,一九八八年十一月毛主席北大学友张圣奘博士给我《七律·贺资阳莲花文学社成立四周年》诗:“五化神州增特色,钟灵毓秀茁新芽。”自注:“四化加人的现代化为五化。”苦口婆心,警钟长鸣。美国教授莫里斯·迈斯纳说得好,毛泽东思想给人使命感。火红的年代,全国军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那是无坚不摧的钢铁长城。如今一些上流社会衣冠禽兽化、原始部落群交化、西洋奴隶爬行化、封建人身依附家奴化、半殖民地官僚资本化,惟独不搞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风格化,以此图谋国家长治久安,这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呀。
市、区都是国民政府产物,是政区地名文化新鲜血液。共国政府借用,闹得面目全非。四川省的大女儿成都市,养在深闺两千年,听说有可能放飞;他的大儿子重庆府,陪都时期喂肥了,共初升格副省级,先割保肋肉,摇身再变直辖市:重庆市涪陵市南川市,局外人、外国人来念,他的唾沫星子会标点顿号,把省地县三级误为平级政区,错祖孙三代为兄弟三人。区也类似多级重名,省军级有自治区、地师级有地区、如今风行市辖县级区、一些地方县派出局级区公所、一些被合并的乡场自做主张设立派出机构片区、居民委员会有社区、小区,连说几个区,受众舌头生蛆,头也炸裂,云里雾里,不知所指。
祖孙市面三弟兄,洋人不解乱起哄;共国区区复区区,民政何乃太区区?汉语词汇之丰富,真的需要把市区闹得那样混乱不堪?我建议,汉族地区设省道路、市县邑、乡镇、村社和聚社。省不变,省会城市称府,级别副省级,道替换直辖市,路替代自治区,葬送复合名词,务求独词、单字;市县与团长平级,非农为主称市、农业占强叫县,城市划分以邑灭区,邑就是城内的县级行政单位;乡镇等同局级,农业老大设乡、非农突出立镇;农区村辖社、城镇聚辖社,居民委员会改称聚落,简称聚,取消村民小组、居民小组的冗长怪名,组就组嘛,还闹大小,莫名其妙,聚落下分社,清除社区、小区、会所这些追求新潮的苟且的怪诞的复合名词,回归传统,社本是土地,齐国引申为地区单位,《管子·乘马》:“方六里,名之曰社。”省县镇泰山压顶,基层无论城乡,村民和居民都脚踏实地,淳朴平凡如泥土嘛,聚落社员、村里社员,都是土地的主人呢。
非汉族地区设区、州郡、盟旗、乡镇、村社和聚社,共初民族区域自治毕竟是推翻历史三千年、开辟团结亿万春的壮举,所以保留这个区字,作为共府政区地名优秀文化财富加以继承。州郡盟旗县均为团级,民族地区内汉族占优势的县,非农经济为主设州、农业经济为主设县;各民族势均力敌的县,非农经济为主设郡、农牧经济为主设盟;少数民族居多的县,设旗。
有人议论县域平衡问题,我意民众业已区分,千秋合理,无须大乱,只要所谓精英不插手,海龟不蠢动,万事好办。内蒙古最大的盟阿拉善盟面积二十八万平方公里,所辖额济纳旗十一万四千六百零六平方公里,是内蒙古面积最大的旗,万六千人,难道我们因为该盟面积太大,还要瓜分吗,或者见该旗人口不足汉族一个乡,就要取缔吗;中国第一大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面积四十八万二千七百平方公里,辖八县一市,依照海龟的说法,它比欧洲好些国度还大,是否需要减肥瘦腰;中国最大的县是新疆若羌县,面积二十多万平方公里,下乡一天,人影也难见半个,你又何必豆剖它。
至于乡镇村社区划,人烟疏密自有分别,唐宋时期,汉族聚居区千把平方公里设县,分列十几乡,清民共略有增添,土改倍增,二十世纪末压缩为二十来乡。可见今后也宜继承为主,少去折腾。四川最大的县石渠,人口六万三千,面积二万五千一百四十一平方公里,辖俩镇廿乡,莫非你嫌乡官太少,还要分析,以致十羊九牧?
现在政区多了,财政供养人员庞杂,封建社会官民比例汉代是一比七千九百四十八,唐代一比三千九百二十七,明代一比二千二百九十九,清代一比九百一十一,民末一比六百,共初一比三百,惟独世纪末陕西省黄龙县偏和汉语成语唱反调,九个农民供养一名干部,哈哈一牧九羊;横看环球,一九九九年中国官民比例是一比三十,印度尼西亚一比九十八,日本一比一百五,法国一比一百六十四,美国一比一百八十七人。为支付众多硕鼠的工资以及行政管理费,财政不堪重负,很多地方尤其农村社会的基层政府沦为吃饭型财政,行政管理费及工资占到财政收入的九成 ,政府没钱去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官民对立情绪日益强烈,群众丧失主人翁自豪感,对社会公益事业再无信心,能躲避的决不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那是当官的美差,关我们百姓屁事!最近二十多年,精简机构狼来了,每喊一次,冗员激增,为了安插既得利益集团,不得不如此。一九九八年四月,沱江中游政区分家,只要肯送礼,从来没有工职的,可以伪造职工档案赏给好职业,只要肯脱石榴裙,妓女出身的情妇立刻任命副县长。谁能确信,分省灭地以后,冗员消除立杆见影、蝇营狗苟荡涤干净,玉宇澄清万里埃呢。
周厉王暴虐,怕国人议论,聘请卫国巫婆神觋来监视舆论,召公说:防老百姓的口,比堵河道还可怕哟,河坝壅水太多,堤埂冲垮,会淹死很多人呀,如今阻塞言路,比堵河还危险呢。疏导群众,减轻负担,让他心情舒畅、畅所欲言,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分省派官,只是扬汤止沸。
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成都永丰路仰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