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小道理大
中国的童谣,少说也有一万年了,催眠曲、开胃曲、逗乐曲、启蒙曲、励志曲、救心曲、益智曲,各有功用。这些歌谣随野草闲花而发散,见啥唱啥,词曲清新刚健具象可感。传统的童谣,字面俚俗,内容浅白,结构简单:“娃娃乖乖,不吃奶奶,拿了簸箕,又端米筛。”哄骗孩子做事,叫做使嘴儿。孩子久哭不止,大人就念动咒语:“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哭儿郎,喂奶喂饭都不要,睁眼就见泪汪汪。”
传统童谣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注入新鲜血液,红旗下出生的一辈,襁褓第一声就是:“我家小弟弟,半夜笑嘻嘻,问他笑个啥,梦见毛主席。啊哈,啊哈,梦见毛主席。”婴儿混沌初开,听见这首童谣;幼儿鼻涕横揩,念诵这首童谣;少年领巾飘拂,表演这首童谣;青年团徽闪耀,逗乐这首童谣;中年心宽体胖,谛听这首童谣;老年苍颜白发,沉醉这首童谣。开天辟地以来,不二分店之声。
一九六九-一九七一年,我大病不断,美丽的护士阿姨看见我打针哭闹,就说:“小王打针不怕痛,真是毛主席的乖娃娃。”小小的我,立刻破涕为笑,再也不哭,以前大人挟持还要挣扎,随后独自去注射室,这就是王郎当年壮举,嘿嘿。
神奇的褒奖魅力,五千年,除了“黄祸来了”这一声断喝让欧蛮魂丧,欧儿止哭,哪有过乖娃娃荣誉破涕的神威?
二○○五年一月三十一日锦里永丰路仰韶楼